社會學家說,夫妻間如果沒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卻長達一個月以上沒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無性婚姻。無性婚姻也指男女雙方在承諾不進行性生活的基礎上結成夫婦關系。一些人因種種不可抗力造成性功能喪失,一些人心靈受過重大創(chuàng)傷,還有一些人先天無性,此外還有一些人根本對性就不感興趣或只是希望組成形式上的婚姻……這樣一些人群自愿組成婚姻,也叫無性婚姻。
人類的種群構成是多元化的,在我們中間確實有一部分人天生就對性沒有興趣。只是在這個社會里,人們把結婚、生子都看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事實上很多人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隨大流“這是一個傳統(tǒng),大家都這樣做了,我也應該如此”。而我們沒有機會去主動選擇,選擇“無性婚姻”的人們就是這樣的一群,他們意識到了自己是不需要性的。一些人僅僅是因為沒有那么旺盛的性沖動;另一些人對性沖動的尺度把握得非常恰當,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對他們產生不了吸引力,于是干脆選擇了無性生活;有的是出于對性解放和性革命鼓吹的放縱生活的反對,想回歸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有些人是出于對性病和對窗體頂端艾滋病的恐懼,有些人則是因為小時心靈受到過創(chuàng)傷或者因為疾病而性冷淡者、性功能喪失者。既然很多人無法保證伴侶之外不再和他人發(fā)生性關系,既然無法保證對方是絕對安全的,那么他們索性選擇放棄性。
但是,婚姻和性是否有著必然的關系呢?
婚姻完全是兩個相愛的人之間的私事,和任何外人無關。性在婚姻中起碼不該占據最重要的位置。婚姻也不是利益交換,如果從本質上來說的話,它更準確的說只是人際關系的一種,男女雙方在這種人際關系里互相有權力義務,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形式,也可以有其他形式來代替它。也就是說它的表現(xiàn)形式是可以多種多樣,無性婚姻就是其中一種表現(xiàn)形式。人不一定非要結婚,恩格斯就沒有結婚,他有一句明言就是說:“資產階級的婚姻是賣淫和通奸合成的一種婚姻。”所以他一直拒絕婚姻。這也算是對婚姻本質的一種定義吧。最近西方正在興起一種“無性族”,這些人提出的口號是“男人不能引起我的興趣,女人也一樣”。最多的,最強烈的,人群最多的是在英國,他們會在他們的T恤上寫“我是無性族,我的妻子也是”?;蛘哒f真正的一個沒有性的婚姻是不見得不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