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的婚姻教練朱迪斯·萊特和丈夫鮑勃·萊特從大量夫妻和情侶的吵架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
毀掉一段感情不是吵架,而是不會有效吵架。
究竟該怎么吵架才能越來越恩愛呢?
今天就跟小本一起來聊聊“夫妻吵架”這件事吧。
不會吵架,愛就沒了。
電影《十二夜》里有一個片段,張柏芝和陳奕迅飾演一對情侶,在暮色中的街頭爆發(fā)了激烈爭吵。
陳奕迅對張柏芝怒吼,你為什么要替我做那么多事?
張柏芝哭著說,這就是自己愛他的方式。
結果陳奕迅冰冷地回答:“愛一個人不是這樣的?!?/p>
吵到累了,兩人決定分手。
這一幕電影橋段,何嘗不是生活的真實場景?
相愛的兩個人,走到一起后,想法不同,感受不同,甚至是示愛的方式不同,都會引發(fā)爭吵。
最近,好友小雨和未婚夫鬧得很僵。
她和未婚夫一起生活,未婚夫的收入比她少,于是小雨毫無怨言地承擔了生活的大部分開支。
有一天,她無意中發(fā)現(xiàn)未婚夫經(jīng)常借錢給那些好吃懶做的朋友,她氣壞了,和未婚夫大吵起來。
小雨生氣地說:
“我辛苦掙錢養(yǎng)家,你不僅不為我分擔,還亂借錢給朋友。你這么做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未婚夫反駁說:
“我朋友沒錢,借錢是應該的,再說了,借的又不多,你有什么好生氣的?”
一番話氣得小雨摔門而去,兩人開始冷戰(zhàn),原定于春節(jié)期間的婚禮,也被迫延期。
兩人看似為錢吵架,實則是觀念之爭。
在《如何正確吵架》中有這么一句話:
金錢是導致爭吵的表面問題,背后隱藏的是價值觀和安全感的問題。
在小雨看來,未婚夫胡亂借錢給別人,無視自己的辛苦付出,也沒有承擔家庭的經(jīng)濟責任,這讓小雨感到不被重視,沒有安全感。
而未婚夫則認為自己借錢給朋友,并無過錯,未婚妻不需要為這個事生那么大的氣。
兩人各執(zhí)一念,自然無法吵出結果。
看不到吵架背后的本質(zhì),無謂的爭吵,才是扼殺親密關系的黑手。
萊特夫婦曾經(jīng)為了一雙拖鞋,爭吵了四年。
鮑勃每次回家換鞋,都沒法在門邊的鞋柜里找到自己的拖鞋,家里的清潔工總是把他的拖鞋放在臥室里。
鮑勃和妻子朱迪斯說了無數(shù)次,要求清潔工把他的拖鞋放在門邊,而不是臥室里。
朱迪斯不以為然,不過是一雙拖鞋的事,鮑勃為什么要這么煩惱?
直到有一次,鮑勃鄭重地告訴她:
“有些事,對每個人都意味著不同的重要性?!?/p>
當他回家時,進門前找不到自己的拖鞋,他就像打不開家門的客人,這讓鮑勃感覺到失落,覺得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不重要。
而當他看到自己的拖鞋,整齊地擺放在門口,他的感受截然不同;
他覺得自己是這個家的主人,這份歸屬感對他而言很重要。
聽完這番話,朱迪斯終于懂了丈夫的心思,“拖鞋之爭”就此塵埃落定。
有時候,你以為的一件小事,卻是他人的如鯁在喉。
這是因為我們忽視了隱藏在小事中,他人真正的需求。
就像萊特夫婦在書中寫的那樣:
“爭吵是人際關系中存在的常態(tài),所有爭吵的背后,都有未被滿足的渴望。”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跨越普通的爭吵,從害怕吵架,到勇敢吵架;從盲目瞎吵,到吵出收獲。
利用每次吵架,找到彼此沒有被滿足的渴求,解決它們,爭吵就會成為夫妻親密感和滿足感的基礎。
這才是正確吵架的模式,夫妻這么吵,才能越吵越恩愛。
好好吵架,能帶來感情的良性循環(huán),通過吵架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分歧,感情就會越發(fā)穩(wěn)定。
好好吵架,也是一種相愛。
《如何正確吵架》中,就提供了這些技巧,幫助我們把沖突轉(zhuǎn)變?yōu)樾腋#?/p>
發(fā)現(xiàn)需求,遵從本心
舉個例子,妻子在結婚周年紀念日的時候,期望丈夫能給自己一份禮物,結果丈夫忘了這個日子,沒有半點表示。
妻子很生氣,對丈夫冷言冷語。
不明所以的丈夫,也被激起了怒火,兩人吵了起來。
這個時候,妻子正確的做法是,用坦誠而不失溫柔的語氣,告訴丈夫今天是結婚紀念日,她渴望收到一份什么樣的禮物;
然后告訴丈夫,這份禮物會讓她感到丈夫的愛意,她能通過這個舉動得到欣慰和滿足。
明確說出自己的真實需求,并告訴丈夫,你希望他怎么做你會很開心,他會在下個紀念日按照你的要求,滿足你的需要。
緊密互動,積極相處
日常生活中,夫妻總會為各種瑣事爭吵。
這個時候,要學會緊密互動,積極聽取對方的想法,不要一味地為自己辯護或者一門心思想贏得吵架。
比如,妻子和丈夫因為家務分工意見相左時,可以嘗試著問對方,TA打算如何分工,理由是什么。
積極和對方交流自己的想法,不斷調(diào)整相處模式,保持緊密互動;
而不是沉默冷戰(zhàn),才能多聽取對方的意見,找到一個讓彼此都舒服的分工方式。
作為親密愛人,我們不僅要滿足的自己的需求,還要承認并滿足對方的渴望。
這樣的關系才能久處不厭,越發(fā)和諧。
揭露問題,堅持行動
有時候,當我們表達了自己的渴望并和對方緊密互動后,結果也不一定盡如人意。
我們依然要面對很多突發(fā)情況:
為什么我都這么做了,你還是不滿意?
為什么你的這些行為會激怒我?
這些是你自身的問題還是隱藏著的“未解心結”?
這個時候,把這些問題拿出來,坦誠地和對方溝通,如同剝筍一樣,一層一層揭開表象,核心問題一定會暴露出來。
找到它,共同解決它,它才不會繼續(xù)引發(fā)爭吵。
誠然,揭露問題的過程不會輕松,也不會速戰(zhàn)速決,所以我們要多點耐心,堅持下去。
畢竟,堅持到底,才會勝利。
愛情本身充滿了矛盾和沖突,爭吵無可避免。
承認并接受這個現(xiàn)實,想吵就吵吧,讓問題被看見,讓渴望被滿足。
解決沖突的過程中,我們會體驗到真正的親密感。
最后,和大家分享書中的一段話:
懂得親密關系的藝術的人,是心靈戰(zhàn)士。
他們總是不斷地適應環(huán)境,做各種嘗試,積極投入爭吵。
他們通過訓練保持技能的敏銳度,并在愛的沖突中變得更加熟練。
好的親密關系,一定能經(jīng)得起分歧,熬得住爭吵,還能越吵越甜。
世上從來沒有一勞永逸的幸福;良性的爭吵,就是為幸福而戰(zhàn)。
作家李碧華說過:
“有些愛情好像指甲一樣,剪掉可以再重新出來。
有些愛情好像牙齒一樣,失去了,就永遠沒有了?!?/p>
學會好好吵架,才能讓來之不易的愛情好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