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有男生向我抱怨“女人都不講道理的嗎”,也會有崩潰的妻子向我傾訴自己的老公是如何“屢教不改”聽不進道理的。
我最近回味了一部自己在學生年代追的美劇《Rising hope》(翻譯為“家有喜旺”),里面男女主的相處模式很值得大家深思。
有一集就是與講道理有關(guān)的,劇中的女主角想要給自己的朋友代孕,男主角吉米對此很不舒服(男主角是單身奶爸,和女主角是情侶關(guān)系),于是去找女主角商量。
女主角說:“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情的利弊吧。第一,他們倆一定會是好的父母;第二,喜旺(男主角的女兒)將擁有一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第三,我將擁有10個月的豐乳肥臀。”
然后輪到男主角來闡述理由,男主不擅長表達,只能說“我也說不出什么道理,但是我一想到這件事就頭疼?!庇谑桥餍廊槐硎尽凹热荒銢]有理由那這件事就這么決定吧”。
但后來劇情發(fā)生反轉(zhuǎn),那對夫妻改變了主意,他們看到吉米的女兒那么可愛,就想要借吉米的精子,而且決定改為向另一個女生借卵子代孕。
這會兒輪到女主角不舒服了,于是他們倆又開始協(xié)商,男主角模仿了女主角之前的說辭,這會兒女主角想不出理由了,只能說“我也不知道,只是我一想到這件事就覺得胃不舒服?!边@時候男主說“OK,既然你覺得不舒服,那我放棄,我不捐精子給他們了”。
女主角既感動又為之前自己的表現(xiàn)感到羞愧懊悔,非常真誠的向吉米道了歉,就這樣,這集以男女主擁吻在一起圓滿結(jié)束。
這集劇情非常治愈,只講道理的關(guān)系是沒有溫度的。世界上最不能計較絕對公平對錯的就是兩口子。真愛就是你可以欠我、我可以欠你,可以在對方面前不講道理,如果兩個人相敬如賓那是搭伙過日子。
有的朋友可能不服氣,會說這只是電視劇,現(xiàn)實生活中講道理更能解決問題,更有利于雙方維護感情。
在我接觸過的案例中,常常會有女生向我抱怨自己男朋友或者老公沉迷于打游戲,怎么和對方講道理都解決不了。接下來我們就以打游戲這件事作為例子來“講講道理”吧。
一、講道理的實質(zhì)是說教。
我們對對方說,“打游戲是不好的,巴拉巴拉……”不論我們說的有沒有道理,對方都很容易開啟防御狀態(tài)和我們對抗爭辯,因為是我們先開啟了一個辯論甚至是批斗的模式。
親密關(guān)系是講感情的,感情越談越好是從不講道理開始的。
我們這里說的不講道理不是蠻不講理,而是不要站在至高點去說教對方,當我們說教的時候,其實也就表現(xiàn)出我們是高于對方的姿態(tài)。
這樣兩個人之間就不是一個平等的對話,必然會引起對方的反感,這就是我們常常覺得長輩說的話有道理卻還是不免反感的原因。
喜歡在親密關(guān)系中講道理的人總會把兩個人的關(guān)系處成辯論對手,這樣的關(guān)系是對立競爭的,因為我們想要當對方的老師來說教對方,對方感到被否定攻擊了,就會容易“不讓著你”、“不像個男人”。
二、不講道理能夠讓對方更愿意講實話。
比如我們認為打游戲是浪費時間的,希望男友不要玩游戲,花更多時間陪我們,或者去工作,去提升自己。
男友的真實想法是,打游戲很有樂趣,可以鍛煉反應能力。但是這個樂趣,我們是不能理解的,我們覺得為未來努力更加重要,現(xiàn)在不是玩的時候。
看起來,我們的道理更加“有道理”,更加“模范生”,和我們的道理比起來,打游戲簡直是太幼稚太不懂事了。
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他想要花一些時間滿足現(xiàn)在的自己,不想為了所謂的成功而放棄當下生活里唾手可得的小樂趣,這也無可厚非。
又或者,他也知道要努力,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這時候他內(nèi)心的真實意愿是不夠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是不夠“上臺面”的。
由于他不夠“有道理”,說出來就會被道德綁架,所以看起來不夠“有道理”的一方干脆就不表達真實想法,然后陽奉陰違或者“非暴力不合作”。
其實用講道理來解決問題會抑制對方真實地表達自己,當他感到自己的想法是不會被理解時,心門就會馬上關(guān)上。長此以往,兩個人的關(guān)系一定是阻塞的、疏遠的。
三、如何做,感情會越來越好?
我們和對方講道理往往是為了改變,為了事情能夠往更好的方向發(fā)展。但其實驅(qū)使人們馬上改變的不是冰冷的對錯道理,而是心靈的觸動或者是可以摸得著的獎賞,而不是遠在天邊的好處。
有的朋友會問了,不講道理,那么該怎么做呢?
1、不講道理講感受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感受,“我覺得你這樣不負責任”不是感受,是評價,并不是在評價前面加個“覺得”就是感受,這樣還是在講道理。
“難受、“傷心”、“害怕”、“擔心”、“高興”、“生氣”、“心里堵”、“尷尬”、“孤獨”、“凄涼”、“心慌”這些描述心理狀態(tài)的才是感受。
所以我們可以:
1)先描述事實。
不要評價,評價就是講道理,注意不要夸大事實,比如“你每天夜不歸宿”,如果對方并不是每天這樣,那么對方就會反駁你。
2)再來表達我們的感受。
有的朋友看過非暴力溝通,覺得需要示弱,動不動就用“委屈”、“難過”這樣的詞語,我們注意,如果只是生活習慣之類的小事情,你并沒有真的委屈難過,你就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對方會很反感,還不如大大方方的表達自己“有些生氣”,盡量真實的表達自己,不要為了示弱而變得過于做作。
3)最后提出我們的請求(注意請求不是命令,語氣不能太強勢)。
請求是帶有商量的語氣的,比如用“我希望”這一類的詞引出需求,也可以在需求后面直接加上“好不好”。
比如對方已經(jīng)連續(xù)3天在外面打牌到12點后才回家了,我們可以說“親愛的,你已經(jīng)連續(xù)三天在外面打牌到12點后才回家了,我一個人在家感覺很孤單也很不安,你可以早點回家嗎?”
2、給些獎賞好處促進改變
有時候和對方好言好語地講感受,對方嘴上受用,表面答應了,但還是做不到,怎么辦?我們可以給他點小獎勵,如果真的是很讓我們很傷心的事情,可以適當給點小懲罰。
獎賞和懲罰我都不建議用金錢(用錢解決感情的問題會引發(fā)很多問題),也不建議提前講條件來威逼利誘對方。獎懲和威逼利誘是不一樣的。
和對方說,你要是做到什么什么,我就給你什么什么,這是誘惑是賄賂;你要是沒做到,我就怎樣怎樣,這是威脅。獎懲是在事情發(fā)生后,你主動提出來,而不是提前和他商量的結(jié)果。
所以獎賞我建議:
1)情緒價值:比如夸贊鼓勵、親對方一口。
2)給對方做小按摩(不但是一種獎賞,還能促進感情)。
3)悄悄準備一個對方心儀已久的小禮物,比如對方想要的某款手辦或者模型什么的。
而懲罰我建議:
1)讓對方去做他最討厭的某項或某幾項家務(wù)內(nèi)容。
2)讓對方給我們幾張“兌換卡”,比如“1小時/次按摩卡”、“陪逛街卡”、“陪旅行卡”、“主動道歉卡”、“解放辣媽,老公獨自帶娃一天樂”兌換卡……
這時候可能有朋友會說,如果真的是對方的問題比較大,我心里憋得慌,就不能直接發(fā)火么?
不壓抑自己的解氣小方法來了:打情罵俏。
3、打情罵俏
如果我們像老母親一樣,苦口婆心恨鐵不成鋼地發(fā)脾氣,就算說得對,對方也是非常不服氣的,因為我們高高在上。所以我們可以放輕松一點,不要搞得自己苦大仇深的樣子,我們可以”嗔怒“,也就是半撒嬌式的生氣。
網(wǎng)上有個小段子問“女孩子怎么用一個字表達出自己不生男朋友的氣了”,答案是“哼~”,所以,我們就要找找那個“哼~”的味道。
比如,老公在外人面前讓你下不來臺,你苦大仇深的和他講道理,訓小孩子似的要他承認錯誤,他反而會一堆解釋,但就是不道歉,更惹我們生氣。
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等到事后兩個人獨處的時候,適當“撒潑”。記著找找“哼”的那種感覺,兩眼瞪著對方“你今天當著外人的面,一點不給我面子,你太壞了你!”邊說邊掐他“你說,你下次還給不給面子給我了!”一直到他求饒為止,再嬉皮笑臉的摸摸他的頭“這才乖嘛,哈哈哈哈哈”。
如果怕自己掐的下手太重,也可以改為撓他癢癢,視具體情況而定,這樣,你既解了氣,也沒有傷感情。
最后我想和大家說的是,“不講道理”最重要的其實不是這些小方法,而是心法。
每個人所受的教育、成長環(huán)境不一樣,并不是說和我們不一樣的,或者和周邊人不一樣的就是錯的。不講道理意味著思維方式多元化,能夠試著接納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特別執(zhí)著于三觀正的人,往往最狹隘,容易拿高道德標準去衡量一切。思維方式多元化,能夠克制我們想要去說教對方的沖動。
好的感情是講感受講愛的,不是講道理的,即刻起,和我一起成為“不講道理”的幸福女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