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女孩問:已經(jīng)漸行漸遠的友情,到底該怎么繼續(xù)?
“大學(xué)時同住一個寢室的好姐妹,4年期間幾乎天天膩在一起。我考研,她陪我泡圖書館;她失戀,我陪著喝酒到深夜。但畢業(yè)后,她回了家鄉(xiāng),我去了外地。我們從經(jīng)常打電話聊天,變成越來越無話可說。我偶爾和她聊聊工作,她卻吐槽:那么拼干什么,回家去個穩(wěn)定的單位,不是很舒服嗎。我說想努力賺錢,在這個城市扎根,她卻跟我說家長里短,婆媳矛盾......我挺難過,挺舍不得,但我怎么努力也和她聊不到一起去。”這個姑娘的話,讓我想起賈樟柯在《三峽好人》點映時,說過和表弟的一段往事。賈樟柯和表弟從小一起長大,之后他做了導(dǎo)演,表弟則留在老家,娶妻、生子?!拔覀儌z兄弟少年的時候非常親密,十八九歲的時候他到了煤礦工作,逐漸就疏遠了。后來回家見面的時候我們話非常少,非常疏遠和陌生,只是偶爾笑一下?!闭f到這里,賈樟柯一度哽咽。之后,他在電影《山河故人》里,借女主角之口,道出了一句人際交往的真相: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要分開。你成長為飛鳥,遨游天際;我成長為魚兒,潛入深海,我們之間,就隔了一整個天地的距離。但人生最大的執(zhí)念,就是太渴望留住感情。越是努力,越是吃力,一不小心用力過猛,筋疲力盡。你要知道,那些讓你覺得很累的關(guān)系,其實都是錯的。太用力去維系,只會是一場災(zāi)難。
02
學(xué)者劉瑜在美國留學(xué)時,結(jié)識了一個德國姑娘,兩人不咸不淡地交往著。
劉瑜很想給這段友情升升溫,便經(jīng)常找對方聊天,但努力很久之后,她放棄了。她說:“我們根本說不到一起去。”她拋出個話題,對方表示根本不感興趣;她表達對某件事的看法,對方立馬針鋒相對,滔滔不絕地爭辯。她最后明白,如果一個人,需要搭上很多時間、精力才能留在身邊,這已注定是不能陪你到最后的緣分了。賈平凹說:“朋友是磁石吸來的鐵片兒,釘子,螺絲帽和小別針。只要愿意,從俗世上的任何塵土里都能吸來?!比^相合,哪怕不用刻意維系,彼此也惺惺相惜。但若不是一路人,哪怕再刻意迎合、妥協(xié)磨合,越走下去,只會越覺得力不從心。一位作家寫過自己的真實經(jīng)歷。同學(xué)會,酒過三巡,一位多年未見的同學(xué)轉(zhuǎn)到他旁邊。讀書的時候,作家和這位同學(xué)很要好,但臨近畢業(yè)之際,兩人因一些小事產(chǎn)生了些誤會。后來分隔兩地,不了了之。同學(xué)滿斟了一分酒器的酒,塞到作家面前,豪爽地說:“來,干掉,我們一筆勾銷,還是好兄弟!”作家不會喝酒,對方“唰”地拉下臉:“我都這樣說了,你不喝就太不給面子了吧?!弊骷衣犃?,只好端起杯子喝了一杯又一杯。啤酒、白酒、洋酒、葡萄酒,亂七八糟混著喝了下去,暈頭轉(zhuǎn)向,臉都白了。最后,作家喝酒過量,導(dǎo)致急性酒精中毒,意識不清。被送到醫(yī)院急救時,小便甚至都失禁,插上了導(dǎo)尿管。但就在他住院那些天,信誓旦旦說“兄弟”的那位,卻一次也沒來探望過他。作家寫道:“有些感情,不是我想抓就能抓住的住。人和人的情誼,有時該畫上一個句號,就別再讓它變成省略號,問號,甚至是一個大大的驚嘆號?!庇亚槭清\上添花的事情,遇見,是幸運。但我們終其一生,也都在用時間篩選留在身邊的人。它幫我們見證了志同道合朋友的真心,彼此扶持,再難也別輕易走散;它更幫我們篩出了那些注定無法同行的人,在時光的長河里,謝謝他們來過,不遺憾他們離開。
03
梵高和高更相遇的那一年,梵高35歲,高更40歲。
在梵高眼里,高更既是知己,更是偶像。作為前輩,高更才華橫溢、充滿自信,讓梵高深深崇拜。作為朋友,高更意氣風(fēng)發(fā)、自由奔放的性格,又讓梵高迷戀向往。兩人迅速結(jié)成摯友。1888年,梵高邀請高更來自己的小鎮(zhèn)上同住,高更欣然答應(yīng)。這是梵高最幸福的時刻。為了迎接高更,他興奮地重新布置了房間;還畫了一幅自畫像,虔誠地送給高更。但一段關(guān)系里的光和熱,終究是有限的。費勁燃燒得越多,熄滅的終點也就來得越快。同住的日子,兩人常常在藝術(shù)上產(chǎn)生分歧,太多沖突、摩擦、瑣碎,讓他們產(chǎn)生了裂痕。高更更是很快厭煩了梵高的過分討好,甚至有點恐懼梵高的熱情。他常在半夜驚醒,看到梵高朝他走來,在黑暗中注視著他,他嚇出一身冷汗。兩個月后,高更無法忍受,離開了梵高的家。而梵高在絕望之中,割下了自己的右耳。一段太費力的關(guān)系,要么在忍耐中繼續(xù),要么在忍耐中爆發(fā)。無論哪種結(jié)果,都讓人難以接受。有多少友情,走著走著到了死路,哪是因為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因為太累了。你的缺點、毛病,我需容忍;我的固執(zhí)、任性,你需配合。我們一個是六分螺母,一個是四分螺栓,明明不對味,卻要硬生生按在一起,注定漏洞百出。
04
網(wǎng)易云音樂里,有一段很火的評論:
“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我們努力爭取就可以得到,唯獨對于交情,我不想太努力。
友情也好,愛情也罷,兩個人在一起,就該勢均力敵,平等自然地相處。
生活已經(jīng)足夠讓我拼命,而我只想有一份不用努力的、剛剛好的交情?!?/p>
人與人之間,其實本應(yīng)很簡單。
對的,你無需大費周章;錯的,你拼盡全力也無力回天。最好的狀態(tài),正如蘇岑說的:“不費力,不需要刻意討好、努力經(jīng)營,兩個人已是順其自然的舒服。”就像鑰匙插進對的鎖孔,雙腳穿進對的鞋碼,不必委屈,不必假裝,自在而不費力。著名學(xué)者周汝昌曾提到他和張伯駒的友情。張伯駒家中藏書豐富,周汝昌就經(jīng)常去他那里看書。但到了張伯駒家,兩人并不會客氣寒暄,都各做各的,安安靜靜。甚至連要走的時候,周汝昌也不告辭,張伯駒也不送客。但這樣的關(guān)系,從來沒有過尷尬,兩人一起探討詩詞、紅學(xué),一切盡在默契的不語之中。君子之交的動人之處莫過于此:哪怕不用可以維系,在我心里,永遠為你留有一方天地。
人生百年,說短不短,說長不長。
合則來,不合則去,不必太用力,不必彼此為難。你我相遇、相知、相伴,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偽裝和奉承。當(dāng)你經(jīng)歷過太多的失望,見過太多的離合,就會明白:太費力維持一段關(guān)系,終究是一場人性的災(zāi)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