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兒子上周四晚上做了一夜作業(yè),第二天早上起不來床,就沒上學。說來也怪,孩子現(xiàn)在喜歡在我們睡覺后做作業(yè),以前不是這樣;周五老師打電話說,如果我兒子這樣下去,學校會開除他。孩子聽到后高興的說:那太好了,我不想去上學。星期天,父親回來了,兒子對父親說:“我想去看心理醫(yī)生,看看是否有什么問題,然后?!苯浥笥呀榻B,找到了你們,我們想知道我的兒子為什么會這樣呢?

廣州心理咨詢機構:事實上,我兒子以前不是這樣的,他小學時的成績是中上水平。我與他父親關系不怎么好,但是我們不爭吵。我和他父親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工作,孩子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我們下班回家很晚才能在一起。兒子上初中的時候,我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把兒子轉到公司附近的學校,我有時間照顧孩子。孩子轉學到新學校后,學習成績突飛猛進,一度在班里名列前茅。但是寒假之后,發(fā)現(xiàn)孩子慢慢變得不正常,不愿與我們交流,在極少交流時他常說:“你們不懂,說也白說。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在下降,放學后不想回家。除了在家看電視,他還上網。我睡覺后才做作業(yè)?,F(xiàn)在倒好了。他破罐破摔,不上學,我不知道該怎么辦。
爸爸:我覺得兒子沒什么大問題。帶他出去走走可能就好了。
兒子:去年一個周末沒回家。后來我媽找到了學校,學校給了我一個處分。當時我就想,如果再多幾個處分,能不能被學校開除,那我就不上學了,光玩。我很喜歡玩。換了社區(qū)后,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和熟悉的同學在一起。我玩得很開心,所以我不想回去。我每天都很晚才回家,在家里也不舒服。我最喜歡出去,即使出去倒垃圾,過一會兒我也很開心。我做作業(yè)的時候,不喜歡旁邊有人看。我覺得很難受,很不對勁。所以我每天都在他們睡覺后做作業(yè)。
前天媽媽說我心理有問題,想帶我去看心理醫(yī)生。她說我現(xiàn)在是個小問題。如果小問題現(xiàn)在不解決,就會變成大問題,大問題就會變成極端問題,極端問題就會變成無法控制的問題,完了。我就說,那就看心理醫(yī)生唄,看看我到底是什么問題。今天剛好爸爸回來了。我想一舉兩得:一是看我是不是真的有問題;二是看你能不能幫我想辦法不上學;第三,我爸答應給我買個學習機,我以前的學習機被我媽砸了。
心理咨詢師觀察:通過分別咨詢求助者的三口之家,咨詢師覺得他們的三口之家經常說話,似乎有些難以言喻。為了打破僵局,找到問題的真正根源,專家決定對求助者進行測試。
首先,進行真正的測試:顧問拿出兩張紙板,其中一張寫著:你最喜歡和誰在一起?最親的人是誰?請依次寫上自己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另外一張是你最喜愛的一項。
我看到孩子拿起筆,想了很久,在你最喜歡和誰在一起的下面寫:同學;在最親密的人下面再次寫下同學,顧問提醒:你最喜歡誰?最喜歡跟誰在一起?小孩抬起頭,想了想說:姥姥;咨詢師又問:爸爸媽媽呢?孩子說:都不喜歡。
第二個測試是一個沙盤游戲:孩子們看到沙盤精神,首先把沙盤一端的沙子拉到一邊,展示沙盤的背景顏色——藍色,這是大海,我最喜歡大海,孩子說:海灘上有一群孩子在玩,孩子專注于玩各種道具模型,沒有深入的意義,所以,專家問:你的家呢?孩子順手拿起家里的模型,把它放到沙盤外,”離海遠嗎?專家再問?!昂苓h,看不見這里”孩子直指在外面的模型說道;
在沙盤之后,專家問孩子:你從學?;貋?,眼睛最想看的是什么?“電腦”孩子說,第二眼呢?“電視”孩子再答,接下來最希望看到什么?孩子便沉默了……
如果爸爸媽媽周末帶你出去玩,你愿意和誰出去?專家再問,孩子看看了專家,說:“不可能!”“什么不可能?”專家反問?!爸苣?,我一個人在家,看電視或者自己玩。他們從不讓我出去玩,我特別喜歡出去。即使我出去倒垃圾,我也會很開心。孩子說。專家繼續(xù)說道,”那說是如果周末爸爸媽媽帶你出去呢?“孩子想了想說:”上超市我喜歡跟著我媽媽,上城隍廟吧我喜歡跟著我爸爸。不過,我現(xiàn)在最喜歡玩,玩才快樂呢!我不想上學的!“專家問孩子:”如果爸爸媽媽能讓你開心的同時還能去學校,你愿意嗎?孩子回答:那是不可能的,他們不會讓我開心。
咨詢師分析:原來父母雖然自由戀愛,但婚后因為很多實質性問題無法統(tǒng)一,夫妻關系越來越差。雖然他們從不吵架,但長期冷戰(zhàn)更可怕;對他們來說,家里沒有溫暖和港灣的感覺。家就像酒店,父親一年很少回來幾次。一家三口有三張床。最重要的是,父母在外面都有自己的愛人,都形成了外家。想象一下,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心理健康嗎?孩子的愛從何來?快樂從何而來?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周末只能呆在家里。周末很難指望和父母出去散步。只有和孩子在一起,他才能感到快樂,忘記玩耍中所有的煩惱。只有和孩子在一起,他才能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快樂。學習對他來說毫無意義。學習有用嗎?父母都是那么高的文憑,可最終還是那么不幸福。所以,他想要的是快樂而不是文憑,他要的是玩而不是上學。家庭對于孩子有一種冷酷的感覺,在家里自己覺得是多余的,沒有歸屬感,很壓抑,只有出門才有放松的感覺,即使是倒垃圾那一瞬間,孩子也覺得輕松。
家長聽了諮詢專家的分析后,才了解到孩子的問題全是由于夫妻關系造成的,這種負罪感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他們表示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溫馨、安全的環(huán)境,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空間。
調整:為了鞏固咨詢效果,幫助幫助家庭快速實現(xiàn)咨詢目標,心理咨詢專家詳細解釋家的含義和目的,詳細分析父母的個性特征,讓他們了解彼此的心理需求,詳細教他們正確的互動模式。
接著,專家向家長詳細介紹了兒童14歲及青春期、少年后期、少年期兒童的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介紹了兒童在什么情況下愿意學習、在何種情況下學習效率高等情況,并將與家長們進行正確的互動方式,家長聽后紛紛表示將會以專業(yè)人士的話為榜樣。
心理咨詢師了解到,盡管有些理論上的認知問題已經解決,但迫切需要盡快恢復夫妻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經過兩次調整,孩子的情況就出現(xiàn)了一種驚人的轉變,他再也不說不愿上學的父母也有了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