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發(fā)展和心理健康知識的日益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學習心理學或心理咨詢來探索個人成長。因此,在心理咨詢室里,很多參與者希望通過咨詢,讓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心情保持健康、平和、積極的狀態(tài)。
換言之,不是一定是感到不舒服、失眠或痛苦,覺得自己要抑郁和崩潰才能去求助咨詢師。任何正常人都可以通過選擇專業(yè)的心理咨詢來恢復和重新獲得力量。
心理咨詢師經(jīng)常遇到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參與者,有些孩子因為詞匯量不大,不知道如何描述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沙盤游戲是一種非言語心理治療技術,對于不善于用語言表達內(nèi)心困惑的人來說,非常友好。它適用于任何年齡段,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參與,就能直觀地展現(xiàn)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
沙盤咨詢室中,沙箱里有一些干凈的沙子。把手放進去感受沙子帶給參與者的感覺。沙子既有固體的硬度,又有液體的流動性。抓住沙子去感受它的硬度,感受沙子在我們手指間流動的感覺,就像時間一天一天的流失那樣。
從出生到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到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大事,每一個重要人物,沙粒的場景仿佛就在我們面前。你可以移動沙粒來改變它的形狀,撥開沙子時,你看到的藍色,可以是湖、海洋或天空。
沙架上有很多種沙具,我們能看到的有人物、建筑物、植物、交通、宗教、科幻、自然、文化等等。仔細看看這些沙具,有沒有自己很喜歡的,可以不著急去拿。接下來,你可以靜靜地思考,想要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場景?
當你想好了,就可以開始創(chuàng)作了。選擇我們認為合適的沙具,放在沙盤上,讓你的想象力盡情發(fā)揮,自由展示你想要創(chuàng)造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沙盤師是同伴、觀察者、記錄者、分享者和支持者,他們將伴隨你的整個過程,直到創(chuàng)作完成。
很多人在自己擺完沙盤后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老師,我擺的這個怎么樣,有什么問題嗎”很想從沙盤咨詢師那里得到一個說法或者是解讀和指點。也有人希望,學習了沙盤技術后,可以回家拿丈夫孩子練手,并盡最大努力去分析,但這些都是沙盤心理技術的禁忌。
沙盤室的工作原理是“不分析、不解釋、不評價、不判斷、重感情、重陪伴”。原則是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安全、受保護的空間,讓參與者自由表達自己的精神內(nèi)容,因為只有表達才能有覺悟,覺悟才能有認識,認識才能成長,讓參與者在體驗過程中加強意識與潛意識的溝通對話,在“游戲”中放松自己,釋放情緒,滿足自己。
沙盤游戲就是這樣一種以沙盤為載體的心理技術,需要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才能進行。根據(jù)參與人數(shù)和目的可分為團體沙盤、家庭沙盤、親子沙盤和個人沙盤。如果以后有機會邀請你參加沙盤游戲,讓我們一起更好地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