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輩與我們這一輩的年代、成長環(huán)境不一樣,有各自時代的局限性。我們的行為習慣、家庭觀念、相處模式幾乎都是從父母那里潛移默化而來的,而我們的父母也是一樣。他們的養(yǎng)育者如何對待他們、如何養(yǎng)育他們,大環(huán)境對他們的觀念影響,這一切在他們心里也會留下傷害,然后延續(xù)到我們這一代。
如果我們只會一直埋怨父母對我們的不好,將矛頭全都對準自己原生家庭,只會一直自我禁錮、一直處在痛苦中,無法做出改變。
所以當我們覺得自己是原生家庭受害者時,不妨換個角度去想想父母,他們其實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他們當時的生活沒有更多元的接觸和發(fā)展,無法像我們這一代一樣看到更寬廣的世界和有更多的選擇。
這樣理解父母,你的埋怨、怨恨或許可以減輕很多。

2.接納童年

過去已經成為過去,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已經形成。人生中,我們總會經歷坎坷、曲折,把這段經歷看成是生命、成長中必須經歷的一環(huán),去接納它、接受它。其實當恨太多時,愛是無法進入的,放下與原生家庭不幸經歷的糾纏,是我們處理原生家庭傷害的很重要的一步。
3.傾訴想法
告訴家人,自己暫時沒有親近的能力
有的創(chuàng)傷是來自童年父母的傷害。這種傷害對我們非常深刻,甚至成年后依然無法很好地痊愈。這個時候,我們不可能捂著疼痛的傷口還一邊說感謝、愛。
所以,當我們抗拒傷害我們的人,無須勉強自己去親近。最佳的療愈方法是和家人真誠溝通,把自己感受到的傷害、痛苦、挫敗直接與家人坦白。親近需要時間,這些傷害需要時間去療愈、過渡。


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調節(jié)原生家庭的傷害,需要外界的幫助時,請積極尋找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幫助。心理咨詢師會傾聽你,和你一起度過難關。


為本專業(yè)心理咨詢服務
為你的心靈健康保駕護航
服務熱線:159-1443-8914
預約咨詢,聯(lián)系顧問老師(微信同號)
159-1443-8914 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