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是4月1日,愚人節(jié)。對于大家來說,這或許是一個可以肆無忌憚開玩笑的日子,直到2003年的今天,仿佛老天跟所有人開了一個玩笑,那個讓世人無比珍愛的人從高樓縱身一躍,告別了世界。第一次感覺到,愚人節(jié)并不有趣,它變成了一個殘酷的存在。哥哥張國榮的離去,不僅讓人感到惋惜、悲傷,同時也讓人深深地記住了一個疾病——抑郁癥。他50余字的遺書,透露出抑郁癥帶給他的痛苦:
“Depression!!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先生,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如果沒有這一封遺書,或許我們很多人都不會知道,飽受抑郁癥折磨的哥哥到底有多痛苦,因為每次他總以最佳的狀態(tài)出現(xiàn)在朋友和公眾面前,而時不時無法掩飾的情緒低落,身邊的人也沒有察覺他生病了。
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像哥哥一樣溫柔的抑郁者,他們隱藏起的敏感脆弱,隱藏起自己的被抑郁籠罩的痛苦,帶上微笑,讓自己看起來一直過得很好。
2
現(xiàn)代人的崩潰都是默不作聲的崩潰
網(wǎng)絡上有過這么一段話:
“現(xiàn)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雌饋砗苷#瑫f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平靜,實際心里的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不會摔門砸東西,不會流淚或者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積累到極致了。”
一個名為“走飯”的微博賬號,曾經經常分享一些有意思的生活瑣事,但在2012年3月18日,她突然更新:

這是這個賬號的最后一條微博。
從那天起,這個微博賬號下,逐漸積累了無數(shù)網(wǎng)友從2012年至今高達100萬+的評論。
網(wǎng)友們來這里留言,甚至是簽到。這條“死亡告別”成了各個孤獨靈魂的休息驛站,他們在短暫留言宣泄以后,重新隱藏真實的自己回歸現(xiàn)實,繼續(xù)若無其事地生活。
在今天的社會,我們崇尚正能量。很多時候“不快樂”變成了一件不被允許的事情,當我們談論起“不快樂”時,或許有很多人會覺得是在無病呻吟。
然而,有一個事實我們必須正視:現(xiàn)代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一項針對全國約112萬人的心理健康分析調查,顯示73.6%的人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有16.1%,心理健康的僅為10.3%。
其中30-39歲人群心理健康狀況最差,且存在低齡化的傾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掙扎,誰都在拼盡全力地活著。
生活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大多都是捂著傷口,負重前行。有的人好了,有的人卻捂爛了舊瘡。
3

其實,你不必自己躲在一旁舔舐傷口。
我們經常被提醒、教育不要麻煩別人,要能獨自承擔。但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可能在面臨超出我們承受范圍的壓力、痛苦時,反而會使我們陷入更危險的困境。
在一些時刻,主動尋求他人的支持和幫助,反而是一種成長和自愈的方式,而心理咨詢,就是其中的一種。
研究顯示,接受專業(yè)心理咨詢后,至少75%的人能夠從中獲益,包括梳理自身心理的情緒情感、問題的解決以及個人成長。
笑不出來就別勉強自己,做不到也不要逞強,不妨給自己多一些支持,尋求心理咨詢,給自己的生活多一些希望。
為本心理咨詢服務熱線:
159-1443-8914
預約咨詢,聯(lián)系顧問老師:
159-1443-8914 趙老師(微信同號)
(微信同號)
(微信同號)
13044218236 傅老師(微信同號)
沒有人是完美的,承認自己的脆弱,這沒什么大不了。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持續(xù)長時間有抑郁的情緒、狀況可以先通過抑郁測評表進行一次診斷參考。從認知、反應、軀體、變化等方面進行測量,評估抑郁癥狀的表現(xiàn)和程度。
掃描上方二維碼
進行抑郁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