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兩件事:
忙著,清醒做事
閑著,“糊涂”做人
聰明難,“糊涂”更難;擁有難,放下更難。試著“糊涂”一點,簡單一點,計較少了,開心就多了,幸福藏在“糊涂”里。
新學期開學沒多久,在上大學的表妹就打了很多次電話給我,跟我抱怨她大學生活過得不太好。
她覺得有一個室友特別愛“欺負”她,很喜歡占她便宜。比如,常拿她的水盆裝衣服,常常要用她的充電器、雨傘和衣架,這讓她很不高興。
但沒過多久,她卻告訴我說她和那位室友成了好朋友。原來,有一天堂妹感冒發(fā)燒,是這位室友陪她去打針,付打車費,還幫她買了飯,回到學校后還一直照顧她。
堂妹事后想把打車和飯錢還給室友,室友卻說不要這么計較。原來,室友并不是存心占她便宜,只是性格如此。
這個煩惱,是堂妹的庸人自擾。因為性格不同,生活習慣不同,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理解便會不一樣。如果太過計較,便很容易陷入情緒的死胡同,即使別人沒有惡意也會感覺到自己被侵犯。
其實,人有時真的需要“糊涂”一點。越是不斤斤計較的人,往往越能收獲額外的東西。
美國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待人接物都堅持用“難得糊涂”的心態(tài)。他不喜歡與人計較得失,和同事、下屬的關系非常融洽。
有一次,他的下屬愛德華在南美投資失敗,公司損失了將近100萬美元。愛德華非常內疚,不知道如何跟董事會解釋,一直擔心受到洛克菲勒的批評。
回到公司的那天,愛德華遠遠看見洛克菲勒走過來,和身邊的人邊走邊聊著些什么。愛德華趕緊加快腳步想要離開,他實在不想和洛克菲勒談投資失敗的事情。
這時候,洛克菲勒親切地叫住了愛德華:“老兄,我們剛才正在聊你在南美投資的事情,你太棒了!”
愛德華心里非常緊張,他馬上說:“老板,這次投資確實失敗了,我們只保全了百分之六十的資金。”
洛克菲勒絕口不提愛德華的失敗,反而鼓勵他說:“你這是說的哪里話?全靠你的正確應對,我們才能保存百分之六十的投資,我們都要感謝你才對啊!”
寥寥數(shù)語,洛克菲勒便讓愛德華放下了心里的“包袱”,也收獲了愛德華的感激和忠誠。后來,他們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真正有格局的人,站得高,看得遠。在小事上“難得糊涂”,在大事上“毫不含糊”。
“難得糊涂”,是一種高級的情商,是基于現(xiàn)實的一種曠世豁達的態(tài)度,是容得萬事萬物的廣博心胸。
學會“糊涂”,也許你不是最博學的,也不是最精明的,但你可能是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