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激勵并非易事。有效的自我激勵是區(qū)分高成就職場人士和普通人的主要因素。那么如何才能在不情愿的情況下,鞭策自己繼續(xù)前進呢?
一、設定目標而非關注雜務
大量研究記錄了目標設定的重要性。第一條原則就是,為自己設定或認同的任何目標都應具體。在任何情況下,你應該盡量設定能夠引發(fā)內(nèi)在而非外在動機的目標。內(nèi)在而非外在動機,能更好地預測成就和成功。當然,如果外部獎勵足夠大,哪怕最不愉快的任務,我們也能堅持。訣竅就在于,專注于你覺得有趣的工作元素。全面思考這個項目的滿意之處在哪里。
二、尋找有效獎勵
某些工作甚或某段職業(yè)生涯十分艱辛,這種情況下,在短至中期內(nèi)為自己創(chuàng)造外部動力可能會有說明,能彌補組織提供的激勵措施尤為如此。你可以在完成項目之后去度假;或是減肥成功后給自己買個禮物,但要小心不當激勵。
錯誤之一就是獎勵自己完成任務的數(shù)量或者速度,而你真正關心的是質(zhì)量。另一個常見陷井是選擇那些容易破壞已達成目標的激勵措施。此外,有些外部激勵措施的效果更好。最后一點是“損失厭惡”。人們傾向于避免損失,而非獲得同等收益——這點也可用來設計強烈的外部激勵因素。
三、再接再厲
當人們朝著目標努力時,他們通常一開始干勁十足,從中期開始泄氣,之后就很容易偃旗息鼓。我將第一種稱為“短中期”。如果你將目標分解成更小的子目標,比如周目標而非季度目標,就不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第二個方法是改變對所取得進步的看法。當我們已經(jīng)取得進展時,目標似乎觸手可及,我們就會更努力。另一個心理技巧是將關注重點,從你在任務中點完成的部分,轉移到未完成部分。這種策略適用于機械重復的勞動,以及偏定性的目標
四、利用他人影響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我們不斷環(huán)視周圍他人在做的事。他們的行為會影響我們自己。僅僅坐在高效員工旁邊,就能讓我們工作效率更高。問題是,我們不能總依靠別人,在工作中尤其不行。但我們?nèi)匀豢梢宰屔鐣绊懥槲宜谩?/p>
規(guī)則之一是,永遠不要被動地做雄心勃勃、高效成功同事的旁觀者,這樣極有風險會讓你失去動力。傾聽榜樣對目標的討論,能說明你找到更多靈感并提升眼界。有趣的是,提出而非尋求建議可能是克服動力不足的更有效方法,因為這樣能夠增強信心,從而刺激行動。利用積極社會影響力的最后一種方法是,認識到最能激勵你完成某些任務的人,并非一定是那些擅長完成這些任務的人。相反,他們是能與你分享宏大目標的人:密友和家人或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