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厭學棄學的孩子拒絕心理咨詢,父母硬拉都拉不來!使得心理咨詢無法開展,再好的咨詢師也無能為力。令家長們極為焦急和苦惱,難道就這樣放棄了嗎?如何解決棄學孩子拒絕心理咨詢這一難題呢?這是我最近的一個案例。
根據(jù)家長口述整理:初三學生,男孩,某醫(yī)院心理科診斷為輕度抑郁癥,正在用藥治療。已經(jīng)棄學在家半年多,辦理休學半年手續(xù),已經(jīng)過了休學期,現(xiàn)在男孩表示今后不想再上學了。父母、爺爺奶奶等多人勸說都不聽,棄學態(tài)度堅決。目前整天宅在家里,在自己的房間里不見人,半夜不睡覺上網(wǎng)玩電腦,想帶他到外面散心,他哪也不去。頭發(fā)也不理,都5個多月沒有理發(fā)了,臟兮兮的。媽媽喊他吃飯他都不想出來,還得媽媽把飯送到他房間里,還挑肥揀瘦的,什么都不愛吃。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半年時間瘦了20多斤。不讓我們提上學這事兒,堅決拒絕心理咨詢。
按照常理,如果本人拒絕是不能做心理咨詢的。當一些學生家長面對自己未成年孩子無能為力的時候,良心感召心理咨詢師豈能再袖手旁觀?那么,怎樣把拒絕心理咨詢的孩子帶到咨詢師面前呢?這方面我運用催眠療法做了以下探索:
第一部分:對家長的咨詢和培訓
一是幫助家長分析解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孩子問題根源是家庭教育問題,解決孩子問題應先解決家庭和教育問題。
二是教會家長“催眠式溝通”,使父母和孩子溝通順暢,孩子能夠聽得進父母的話。
三是教會家長“隱蔽催眠法”,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和說服孩子產生改變的愿望。
四是教會家長“間接催眠法”,把孩子“催”出來。
第二部分:對孩子的催眠治療
當厭學棄學的孩子能夠主動來到咨詢室的時候,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半。心理咨詢師可以運用催眠療法解決厭學棄學問題(過程省略)
效果:
通過2次催眠治療,解決了學生父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3次家長培訓,教會家長催眠式溝通、隱蔽催眠法、間接催眠法。
2個月后棄學孩子在母親陪同下來到我的工作室。通過4次催眠治療這個棄學孩子重返校園。
經(jīng)驗體會:
1、孩子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原生家庭教育存在問題;
2、不良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10年左右)。所以,心理治療不能操之過急;
3、對誤入歧途拒絕心理咨詢的孩子,任何人都不能輕言放棄,因為不是孩子的錯;
4、催眠不只是一套固定不變的心理療法,在催眠治療中會出現(xiàn)許多意想不到的心靈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