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女兒放學后和小伙伴們在小廣場玩。
其中一個小伙伴諾諾很興奮地提議大家來玩一個新游戲,她講述了游戲規(guī)則后,孩子們便開始了。
但大家仿佛并沒有理解諾諾所說的游戲規(guī)則,整個過程有些混亂,諾諾有點著急,不停地糾正,可越說越亂,急得哭了起來。
這時,旁邊一個小男孩走過來說:“這個游戲我玩過,我來說說怎么玩兒吧?!?/p>
小男孩簡潔、清晰地描述了游戲規(guī)則,大家恍然大悟,諾諾也破涕為笑,游戲終于可以順暢進行。
我不禁感慨:善于表達的孩子,果真有一種化繁為簡的能力,更容易融入環(huán)境。
善于表達的孩子,知識掌握更牢固
記得小學時,班主任是一位有多年經驗的老師,她教學方式非常特別,常讓我們用“講故事”的方式,學成語、學歷史知識,并讓我們用自己的話,把學到的內容講出來給同學們聽。
班主任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你會講了,就說明你學透徹了?!?/p>
多年后,當我看到著名的金字塔理論后,才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
金字塔理論表明,不同的學習方式,對知識的留存率即掌握率是不同的:
通過“閱讀”,學習內容可以保留10%;
通過用“聽講”等方式,學習內容可保留到20%;
而通過“教別人”或“馬上應用”,則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
知識講出來,綜合了理解和運用,可以更牢固地掌握,這個過程不止是簡單的復述,而是孩子學習、組織、運用語言的良好方式。
善于當眾表達的孩子,更自信
記得女兒剛上幼兒園時,性格極靦腆,不愛說話,不知道怎么結交朋友。自由游戲時,她不敢主動結組,不會主動加入游戲,課間常常獨自待在一旁看同學們游戲。
那段時間,我很焦慮,請教了很多閨蜜,她們給我的建議是:“培養(yǎng)孩子的表達能力吧,敢于當眾說話、會溝通,才會讓孩子變得更自信?!?/p>
善于溝通和當眾表達,聽起來好像是一件簡單的事,可對孩子而言,卻是一項并不普通的能力。
如何才能鍛煉孩子的表達力呢?
方法有很多,比如演講比賽、播放視頻、故事表演...我們在此就不再一一介紹了,我們今天介紹一種非常實用且受小朋友歡迎的方式—角色游戲扮演!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便不愛表達;不愛表達邊無法鍛煉表達能力,于是更加不愛表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
針對這一情況,家長或老師可利用角色扮演開展一系列語言活動,既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激發(fā)幼兒的表演熱情,將故事情節(jié)生動地展現,結合游戲化動作表現,在邊玩邊學中,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可以先選定幾位幼兒扮演角色,放慢語速,一步步地指導他們每一個角色在什么時候要做什么事、要說什么話。
例如,用《兔寶寶找快樂》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小朋友雖然都很感興趣,但是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所以老師充當旁白,故意提高聲音或放慢速度,提醒幼兒需要做的事情或需要說的話。
在表演游戲的最初階段,幼兒比較關注故事情節(jié)及角色對話。當然,作為一節(jié)語言活動課,我們要求的目標實現了,在游戲中幼兒對故事情節(jié)更熟悉了。
但是,既然開始了表演,除了實現故事中的語言目標外,若可以讓幼兒在表演中自由發(fā)揮,說出一些雖然故事中沒有但是不會離題太遠的話語,對幼兒的語言思維能力也是一種鍛煉。
當然,游戲的形式還有很多種,游戲訓練也是國際公認的兒童成長的極佳幫手,游戲訓練除了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對于孩子的情商、膽商、逆商等綜合能力也大有裨益,在這方面,推薦為本教研的《普蕾成長計劃》!
《普蕾成長計劃》(點擊詳細了解),為本教研傾力打造,家長育兒過程中的絕佳助手,采用美國兒童游戲治療的理念,通過游戲、故事(情景劇)、繪畫、沙盤等形式一起跟孩子互動,在導師的心理干預下,針對性地培養(yǎng)和訓練孩子的情商、逆商、心商、膽商、專注力、自信心、自控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內向改變等10種能力,幫助孩子自我療愈,改善自己的心理和行為,并激發(fā)其內在的潛能,讓孩子的身心都能夠得到快速提升、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