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蘭蘭媽和幾個朋友聚會,我們不約而同都談到了孩子在學校的社交問題。孩子之間的糾紛聽著是小事,但是處理起來卻真心頭痛……
Eric今年八歲,有天臨睡前,他突然對爸爸說:“我討厭Bryan!他總是在上課的時候煩我?!?/p>
Eric說Bryan踢他的椅子,用尺子戳他的后背,還把他課桌上的東西弄亂。
爸爸問他如何應對Bryan,他回答:“我讓他別再弄了,但是他不聽?!卑职指嬖V了他幾個處理的方法,但是Eric只想用“Stop it!”(住手!)來制止對方,而不想用其他方法。
爸爸感到無能為力,因為Eric不愿意接受他的建議。
Nina今年五歲,她最喜歡的自我防衛(wèi)方式就是進攻。如果在幼兒園有小孩離她太近,她就會踢別人。如果別的小朋友拿她的玩具,她會用力推開,把玩具搶回來。
Nina對自己這樣做的結(jié)果很滿意,因為她成功搶回了玩具。但是班里其他孩子都躲著她,Nina的父母也被老師叫去好幾次,因為學校已經(jīng)接到了很多位家長的投訴。
Nina的老師和父母都曾讓Nina改正,但是Nina依舊我行我素。
Eric和Nina都遇到了社交問題,而且他們無法自己應對。因為孩子們通常用本能的反應來解決問題,而且面對不同的情況,大多數(shù)孩子只會用同一種方法來解決,即使這種方法并不是最好的。
比如,Nina喜歡一開始就用強勢的方式,不考慮這樣做所帶來的后果;而Eric則是在自己的方法不起作用的時候感到沮喪。
盡管父母都很想幫助孩子解決糾紛,但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以下困難:
“我不想說出自己遇到的問題”
對有些孩子而言,讓他敞開心扉就如同拔牙一樣痛苦。如果孩子不愿意和你談論他的問題,那就很難幫助他解決。
“我不喜歡在行動之前先想”
很多孩子依靠本能來應對問題。他們會根據(jù)第一反應,馬上采取行動。往往是這種沖動的行為給他們?nèi)莵砺闊?/p>
例如Nina的沖動就是“先踢,然后再想”。幫助孩子解決社交問題的其中一個挑戰(zhàn)就是:讓孩子冷靜下來,三思而后行。
“我只能想出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想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例如Eric只想出一種辦法來制止同學,即使不起作用,他還是繼續(xù)使用這個方法。
當問題再次出現(xiàn)的時候,我忘記該怎么做了”
沒有定期的練習和“角色扮演”,孩子可能會在再次面對問題時,忘記該怎么做。
當遇到這些情況,父母要如何有效幫助孩子?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醫(yī)師、培養(yǎng)孩子社交技能領域的帶頭人凱西?柯恩,根據(jù)自己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給出了一套科學的方法,今天蘭蘭媽就分享給大家。
1、溫和地問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
“你看起來不高興。想不想說一說?”找一個安靜的時間和地點與孩子交談,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訴說。先聽他講完所有的經(jīng)過,再做回應。
● 對孩子來說,開放性的陳述比提問的效果好些,例如“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或者“和我說一下事情的整個經(jīng)過?!倍灰獑枺骸澳銥槭裁匆敲醋?”
● 有時候你可能很容易對孩子有情緒上的反應,特別是當你不同意他的做法時,這時更要保持冷靜,不要責問和批評,給他一如既往的支持。
● 如果孩子不想說,那就向他保證,等他什么時間想談的時候,你隨時聽他說?!叭绻阆胍院笤僬?,我隨時聽你說?!?/p>
時不時地重復孩子所說的話,來確認你理解了他的感受和想法。如果你沒有聽懂,就讓孩子來糾正你?!八?,你剛才說吉米在課堂上踢你的椅子,讓你很不高興,對嗎?”
鼓勵孩子用兩句話或者更少的句子來概述他的問題。對問題有個簡單而清楚的了解,有助于孩子找到恰當?shù)慕鉀Q方法。
2、讓孩子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 孩子最開始想到的方法很可能是最沒效果、最沖動的想法,但是不要做任何論斷。不管想出的辦法多么不切合實際,都要尊重他提出的每種方法?!斑@倒是個辦法,還有嗎?”
● 如果孩子說:“我想不出任何辦法?!被蛘摺拔以囘^所有的辦法,都不管用?!被蛘摺拔也恢涝撛趺唇鉀Q這個問題?!辈灰?
對他要有信心,耐心地坐下來,等待他想出辦法來?!拔蚁嘈拍隳茏龅?。我會一直等你想出辦法來,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來想?!?/p>
3、幫助孩子評估他所提方案的優(yōu)缺點
問孩子:“如果你那么做,情況會怎么樣?”幫助他了解自己選擇所帶來的正面和負面的影響。
例如:如果孩子受到同學的嘲笑后,揍了對方,好處是那個同學可能不會嘲笑他了,但是不好的影響是自己可能也會受傷,或者被同學當作“暴脾氣”。
4、幫助孩子做出行動計劃
● 孩子在考慮到他所想方案的后果之后,鼓勵他選擇一個適合他的辦法。你處理問題的方式可能會和孩子截然不同,允許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解決辦法,這樣他才更愿意做相應的行動計劃。
● 把行動計劃寫下來,然后通過“角色扮演”,或者預演一下他的計劃。和孩子一起預先考慮一下在互動過程中有可能發(fā)生的潛在問題,并且提前和他練習當這些問題出現(xiàn)時的應對措施。
● 最好事先準備好第二個甚至第三個方案,以便在第一個方案不成功的時候使用。按照演練第一個方案的方式來練習備用方案。最好讓孩子有備而來,而不是在面對問題時,準備不足。
5、檢查使用效果
● 尋問孩子解決辦法是否管用?!澳阕蛱煺f如果同學再嘲笑你,你會說‘那又怎么樣!’今天你有機會使用這招嗎?”如果孩子用了這些辦法,就要給孩子足夠的鼓勵。
● 孩子很容易忘記,你的職責就是溫和而堅定地提醒孩子去運用這些技巧。例如在參加活動之前,和孩子一起復習社交目標。
當孩子忘記時,可以說:“還記得我們以前說過要輪流玩玩具嗎?”或者“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怎么控制憤怒嗎?”提醒的時候,語氣要堅定,但是不要帶著怒氣,否則會讓孩子覺得難堪。
通過這五個步驟,父母先幫助孩子進行幾次“角色扮演”,當孩子能自然地使用這種技巧后,就在真實的場景中練習。
這個循環(huán)需要重復很多次,才能變成一種自動化的反應。要盡可能多做演練,才能真正讓孩子有信心來掌握。
這里,蘭蘭媽想提醒大家,練習社交技巧就像學習一種樂器或者一項運動。每個人都需要練習,每個孩子個性不同,所以付出的努力也會不一樣。
孩子在生活中會不斷地遇到問題,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會讓他在成長過程中面對問題時有效應對。當孩子越來越會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之后,他就能在更復雜的人際關系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