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游戲的創(chuàng)立者是榮格學派的心理分析師,在1956年改造后的“世界技法”稱為“沙盤游戲”,從此沙盤游戲就誕生了。沙盤在我們心理輔導過程中是非常好用的溝通工具,因為“沙盤游戲“是一種非語言的活動性的心理治療,它適用于任何年齡,年齡范圍非常的廣,也能直觀的顯示來訪者的內心,可以把很多的阻抗巧妙的繞開。

沙盤游戲三個關鍵詞:沙、盤還有游戲。它就高度概括了這個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大家即使沒接觸過也知道,一聽名字就知道,游戲本來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東西,孩子們會自覺自愿的投入到游戲當中,也能夠產生一些愉快幻想和想象。玩沙盤游戲除了有沙、盤、沙具就是咨詢師和來訪者了。
一、游戲對于孩子來說主要目的
游戲讓兒童把自己的情感生活在外部做表現(xiàn)和宣泄,我們稱它叫過家家,故事情節(jié)是模擬的,情緒情感是真實的。游戲能夠使孩子得到愉快和輕松的感受……因此游戲能夠溝通兒童彼此的意識與情感體驗,這就是為什么孩子跟孩子一起玩會長的更快,在游戲中他們就溝通了很多東西,達成很多的共識。
二、沙盤游戲的應用范圍
榮格心理分析師對我國文化都有著系統(tǒng)而深入的研究,并把它作為其心理學體系的重要的哲學和方法論基礎。因此,東方的水土似乎更適合沙盤游戲的成長。在日本迅速本土化,叫箱庭療法,大家應該也都聽說過。箱庭的意思是盆景,大家想象一下,沙盤的樣子,是不是非常的形象?

三、沙盤游戲在國內也應用
當年我國的512大地震的時候,沙盤游戲率先應用到危機干預中,效果非常好,孩子們都很接受。沙盤游戲通過喚起童心,讓人們迅速找到了回歸心靈的途徑,也就是說我們沙盤游戲一旦開始,沙盤游戲中的人就能迅速回到童年的感覺,進而身心失調、社會適應不良、人格發(fā)展障礙等相應的問題在沙盤中得到相應的化解。
四、沙盤游戲有什么作用
在心理咨詢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人總會說,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說……不知道怎么表達自己,尤其是一些小孩子,沙盤游戲可以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參與,在環(huán)節(jié)設置里甚至會要求全程止語,來訪者在沙盤中運用沙具來表達自己的無意識世界,是心靈深處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持續(xù)性對話,以及由此而激發(fā)的治愈過程和人格發(fā)展過程。
我們學習心理時間長了,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才是我們最好的療愈師,在整個沙盤制作過程中,我們作為咨詢師,大部分時間只需要做“靜默的見證者“我們是用接納、共情、理解、賞識的態(tài)度去抱持、去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