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則“女子向法院提交離婚訴訟遭丈夫暴打”的視頻一經傳上網(wǎng),并迅速獲得廣大網(wǎng)民的關注。因這則視頻,再一次將“離婚冷靜期”推上熱門話題。
從2003年起,至今為止,我國離婚率連續(xù)上漲16年。
而這個冷靜期的設立,其實建立在一個很不牢靠的前提假設上——大部分離婚都是因為沖動導致的。
有網(wǎng)友評論說:“結婚很可能是一時沖動,但是離婚一定是情緒積壓很久,而不得不作出離開這個人的決定?!?/span>
在《奇葩說》中,顏如晶說過一段話:
"
“世界上只有閃婚,沒有閃離,因為離婚是一件耗心、耗時、耗力的技術活。”“共有的債務,共有的投資,共有的股份怎么算,好不容易搖到的車牌號歸誰?”你們還要面對來自雙方父母和親戚的“道德綁架”——有孩子的:“你們都是做父母,要為了孩子想一想,忍心讓孩子在單親家庭里長大嗎?”更苦口婆心的也有:“湊合過唄,誰不是這樣過來的呢?”
著名段子手王爾德曾說:“離婚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結婚?!?/span>這句話本來是一句調侃,但是仔細想來卻不無道理。很多人最終走到離婚這一步,就是因為結婚的決定過于草率。既不了解婚姻,也不了解彼此。在一項關于都市年輕人戀愛婚姻行為調查的結果顯示,閃婚者閃離的比例高達65%。心理作家德爾·塞斯托就說過:“約會的真實目的是確保自己能夠一生都接受對方的方方面面。如果在一段戀愛關系中,雙方有一個除了性愛、找樂子和聊天之外的共同目標,那么婚姻或許就能有更大的存活機會,孩子們也不用受到那么多折磨?!?/span>所以,與其將我們的關注力放在“離婚冷靜期”,不如未雨綢繆,在源頭就把問題解決更重要。
熱戀期欣賞女方的溫柔變成婚后嫌棄她的懦弱,熱戀期依賴男方的“霸道”,婚后轉變成“控制”。知見心理學大師杰夫·艾倫寫過一本書,名叫《親密關系的秘密》,其中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一段親密關系的發(fā)展,會有幾個必經階段。第一階段是蜜月期,這個階段基本上對方身上是帶著光的,你覺得他哪里都好,你們就是天造地設、絕不能分開的一對。大部分結婚的決定,也都是在這個階段做出的。但是這個階段最多維持兩年。過后,將進入權力斗爭期,開始面對現(xiàn)實生活。雙方開始卸下偽裝,露出原本的一面,這才發(fā)現(xiàn)面前的這個人并不完美,之前蜜月期被忽視的問題一點點暴露出來。這個階段的可怕之處還在于,不止看到了對方的缺點,還都抱著迫切的想要改造對方的愿望,為之爭吵、冷戰(zhàn)、離家出走,都不在話下。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會不禁問自己,是我選錯人了嗎?其實,這是每對夫婦都會經歷的階段,不論選擇的人是誰,都會出現(xiàn)同樣的情況。權力斗爭期在某種程度上是好事,這意味著兩人的關系進入了新的階段,只要能夠學會妥善處理,關系將進入到新的層次,兩人各自也會獲得成長。當我們理清親密關系發(fā)展的必經階段時,做好準備,從容面對,也許婚姻并沒有人們想象的復雜。
王祖藍和妻子李亞男經常被外界調侃身高、外貌“不登對”。但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兩人的婚姻生活十分甜蜜。對于兩人是如何做到始終相處愉快的,在一期采訪節(jié)目中,王祖藍透露,自己結婚前就和妻子做了婚前輔導,面對婚姻可能出現(xiàn)的很多問題都有了預期。所以,婚后幾乎都沒怎么吵過架。
在婚前,兩個人都應該想好、溝通好自己結婚的目的,而不只是向年齡、社會規(guī)范、時間成本等等妥協(xié)。
除了了解表面特征,比如,對方愛吃什么、家里幾口人、是內向還是外向等等。更重要的是獨特的本質,是否了解他的價值觀,是否了解他內心的焦慮、渴望、恐懼?以及有關婚姻的方方面面,例如,另一半的財務狀況、疾病史、原生家庭狀況等等。
天災人禍不一定能擊垮一對夫妻,但今天誰洗碗?yún)s可以。一項調查顯示,離婚的夫妻中,有近一半是因為家庭瑣事而選擇分開的。婚姻是自我人格成熟的重要路徑,也是人生幸福感的重要來源之一。當你提前思考重重障礙,仍然決定與身邊的人攜手共度余生,這不僅是對彼此真正的負責,也是比盛大的婚禮,更為深沉的一種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