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是人最根本的一種情緒。
在西方文化背景中,恐懼魔王的身影無處不在。這魔王依靠人的恐懼情緒為食,長相恐怖、魔焰滔天,人在其淫威之下,自然而然生出恐懼之心,產生極其強烈的恐懼情緒。這情緒又會增長恐懼魔王的實力,它以恐懼為食,也將恐懼播撒人間。
這是個很有象征意義的神魔。我們越是恐懼,我們的對手越是強大。人做很多事情,在最開始要降服的就是恐懼之心。面對未知事物,你并不了解競爭對手的實力,這時你就容易夸大對手,變得焦躁、頹廢、憂慮,或者半途而廢,或者隨波逐流,或者心不甘情不愿,生不起抵抗之心。未知讓你恐懼,恐懼讓對手更加強大。
比如,下面這位小伙伴的留言:
這樣的留言很多,很多人似乎都有類似的經歷。把對手想得過于強大,覺得自己沒有贏的可能,于是就應付差事、馬馬虎虎地準備,誰知道最后結果出來,只有很小的差距,甚至只差0.1分。于是,又開始懊惱,后悔自己的敷衍了事,如果當時能夠好好準備,也許此次就成功了。
之所以會有如此不智的心態(tài),原因就在于被恐懼攥住了你的內心,才會舉止失措,采取最不利于自己的做法。簡而言之,你被嚇破膽子了。這是危險的,甚至是致命的?!度龂萘x》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
曹操南下荊州,劉備戰(zhàn)敗而逃,在長坂坡一戰(zhàn),張飛斷橋阻擋,單騎于橋頭大喝:“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喊聲未絕,夏侯杰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曹操想起張飛“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于是和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正是: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
很多人還沒有開打,就已經認輸,最后導致功敗垂成。我一個朋友參加省直部門遴選,筆試、面試之后,成績排在前列,只剩下最后的加試。
加試前,有大約20天的復習時間,這個時候明明已經到了最后關頭,九十九步都走完了,只差最后一哆嗦,但是他就是無法集中精力復習??傇谖疑磉厙Z叨:加試都是拼關系,還都是專業(yè)題,我也沒在這個系統(tǒng)干過,再復習也考不過那些人。
他嘴上如此說,有時間的話還是會看會兒書,也并沒有完全放棄。但是,復習的狀態(tài)很差,總覺得自己再復習也沒用。整個的狀態(tài)就是首鼠兩端,直接放棄不甘心,不放棄又覺得考不上,不上不下,看著都替他難受。
結果,分數(shù)出來以后,他的加試成績不錯,甚至頗為靠前,但很可惜,還是以不到一分的差距,跟成功失之交臂。他這時才真的后悔:“差得不多,早知道就好好復習了!”但再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現(xiàn)在又是一年國考季,應該又有很多很多的人,開始馬馬虎虎的備考,放棄不甘心,不放棄又覺得考不上,在其中糾結自苦。猶如面對恐懼魔王,你的每一次恐懼,每一次懷疑,每一次的浪費時間,都在增長他的力量。
你的對手不是生來強大,他在你心懷恐懼、自我懷疑、虛度光陰時,才變得更加強大,直到不可戰(zhàn)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