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

列表

恐高癥

恐高癥又稱畏高癥。恐高的基本癥狀就是眩暈、惡心、食欲不振。國外調查資料顯示,現代都市人中有91%的人出現過恐高癥狀。其中10%屬臨床性恐高。他們每時每刻都得想方設法避免恐高癥“突發(fā)”,他們不敢乘透明電梯,更不敢站在陽臺上,他們連4樓的高度也受不了,更不用說坐飛機了。

赤面恐懼癥

赤面恐懼癥又叫臉紅恐懼癥。指在人前易臉紅。赤面恐懼癥患者的身體里常常經歷著兩個不同自我的戰(zhàn)爭:一個害羞、懦弱、缺乏自信,一個則強迫自己去改變自己。所以感到生活真是太沉重、太累了,這是患上了一種叫“赤面恐怖癥”的心理疾病。赤面恐懼癥是一種兼具社交恐懼癥和強迫癥的心理障礙。往往同當事人的敏感的性格習慣有關。

抽動穢語綜合征

Tourette綜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又稱Gilles de la tourette綜合征、抽動穢語綜合征(multiple tics-coprolalia syndrome),于1885年由法國醫(yī)生Georges Gilles de la Tourette詳細描述。本病可以發(fā)生在世界范圍各個地域和所有人種,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地區(qū)和種族之間有一定差異,黑人患病率低而猶太人患病率高,東歐人好發(fā)該病。年發(fā)病率為0.5~1人/10萬人口。

偏執(zhí)型人格

  偏執(zhí)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為特點常常表現為:極度的感覺過敏,對侮辱和傷害耿耿于懷;思想行為固執(zhí)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狹隘;愛嫉妒,對別人獲得成就或榮譽感到緊張不安,妒火中燒,不是尋釁爭吵,就是在背后說風涼話,或公開抱怨和指責別人,持這種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與朋友、同事相處融洽,別人只好對他敬而遠之。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也叫被動攻擊型人格或簡稱被動攻擊,是人格障礙類型之一,是一種以被動方式表現其強烈攻擊傾向的人格障礙。患者性格固執(zhí),內心充滿憤怒和不滿,但又不直接將負面情緒表現出來,而是表面服從,暗地敷衍、拖延、不予以合作,常私下抱怨,卻又相當依賴權威。在強烈的依從和敵意沖突中,難以取得平衡。

被害妄想癥

被害妄想癥是妄想癥中最常見的一種,它是精神疾病的一個重要癥狀。主要是指患者往往處于恐懼狀態(tài)而胡亂推理和判斷,思維發(fā)生障礙,堅信自己受到迫害或傷害,病人往往會變得極度謹慎和處處防備,還時常將相關的人納入自己妄想的世界中。

邊緣型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的存在是有爭議的,有人否認這一障礙的存在,認為其不是人格障礙的亞型。我國《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中人格障礙沒有這一亞型,所以一段時間內對此疾病的診斷出現困難,在臨床上常被誤診為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神經癥等。

恐懼癥的自我治療方法有哪些?

在臨床上,恐懼癥能否徹底治療是很多患者非常關心的話題,恐懼癥會影響人的日常生活,對患者來說還是比較痛苦的,恐懼癥的治療主要還是靠自己,心理上的治療更為關鍵,下面我們就來介紹恐懼癥的自我療法。

老年憂郁癥

老年憂郁癥是十分常見的抑郁癥,近年來的老齡化加快,老年憂郁癥更加變得常見。不過由于隱匿型憂郁癥常因軀體癥狀頗似神經官能癥而誤診。

戀愛恐懼癥

經歷過或者看過某些事情以后對戀愛產生一種害怕,不信任的感覺。 想擺脫這習慣,卻擔心陷入那狀態(tài),害怕關系的確立,擔心一旦確立了關系之后既往的感情就一去不返。害怕著沒有永恒,其實或許是缺乏自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