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被一條新聞震驚了,一個22歲的小伙出國留學,花了家里將近200萬,回來后竟然成了“巨嬰”?連吃飯都要奶奶喂!
看到這篇新聞后,我除了感嘆一下真有錢外,更多是“惋惜”!
22歲,本應該是一個剛踏入社會,朝氣滿滿的想要在事業(yè)上大干一番的海歸青年,現(xiàn)在卻成為了一個還要80多歲奶奶照顧的“巨嬰”,這其實不僅僅是為這個年輕人悲哀,更是對他父母的教育憤慨!
留學生,一個本應該是學成歸來,高學歷、高技能的群體,現(xiàn)在卻在求職市場還不如國內的研究生、碩士生。
這其中的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留學生都只是空有頭銜,缺乏自理能力和挫折教育。他們的家長認為花了一兩百萬送孩子去國外鍍一層金回來就可以隨隨便便的找一份工作,可是在這其中,他們卻只成為了孩子眼中的提款機,在國外揮金如土,毫無所學。以至于連畢業(yè)證書都拿不到。
就像新聞中的主人公的母親說:“經濟上,他從來不懂什么是拮據(jù)。想回家就回家,僅僅是路費,他一年可能就要花費10余萬元?!痹偌由习嘿F的學費和生活費,兩年間,他最少花了200萬元。全家人咬緊牙關,滿足他的需要。結果卻一事無成,連預科的畢業(yè)證都無法取得。
其實我很早就有說過,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都被家長“想當然”的教育壞了,從小時候開始就把孩子當成一個動物園里的動物來飼養(yǎng),從而長大后讓他走出社會,甚至一時間的適應不了。
我的閨蜜小晴,當時她女兒跟我家大寶同一年出生,孩子出生的時候,孩子他爸寵得不得了,像個掌上明珠一樣捧在手心里。
現(xiàn)在跟我家大寶一樣快上三年級了,有次,班級里做集體活動的大掃除,他家孩子就是死活不愿意干活,還有理有據(jù)的跟老師說:“我在家沒有擦過玻璃,我不會用抹布!”
老師很是驚訝,最后其他小朋友都在熱火朝天的打掃衛(wèi)生,就她一個人被老師請到辦公室去做作業(yè)了。
其實,這些都是因為孩子她爸太溺愛,她家的孩子從出生的時候就是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甚至到了7歲,吃飯都還要媽媽喂著才能吃下去,更加不用說那么大了晚上睡覺還要抱著爸媽一塊睡。
有的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我們很多家長都會有這種或多的或少的溺愛式教育,包括很多人認為給了孩子足夠的愛就能夠讓他獲得更多的安全感,讓他能夠在跟同齡人交往的過程中更加有自信。
殊不知,這種做法恰恰會使孩子缺乏安全感,會讓孩子更加依賴你,甚至長大后更加依賴別人,因為他自己沒有能力去做,于是只好依附于他人。
孩子10歲前必須要讓他學會的幾件事
自己收拾書包
大寶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讓他開始自己收拾書包。因為小的時候學習用品也不會很多,特別像在幼兒園的時候,也只需要兩本書、一支筆。這個時候讓孩子自己去整理書包,把書本整理好放進書包里既可以培養(yǎng)他的獨立能力,也有助于讓他養(yǎng)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
自己系鞋帶
不瞞大家說,系鞋帶這件事兒我也是很久才教會大寶,因為孩子年紀小,動手能力不會很強,特別是在早上的時候,一邊急著要去上學怕遲到,一邊又自己花了十多分鐘還散著鞋帶,那時候的你的確是又氣又沒辦法,最后還是得彎下腰去給他把鞋帶系好。
所以后來我就專門挑了一個周末教會他如何快速系鞋帶。然后每天早上都讓他自己系,剛開始大寶也是很抗拒,覺得很難。其實他自己只要專心去做,是可以系好的,但他往往假裝不會系,因為他覺得只要拖著,最后我肯定會去幫他系。后來有一次我就怎么都不給他系,讓他上學遲到,回來告訴我,因為遲到被老師罰站了。所以從那天以后他就會每天提早五分鐘,花多一點時間來系鞋帶。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學會忍,只有當孩子自己感受到了因為他自身原因而受到懲戒時,他才會真正的去改正。
適當做家務
說到做家務,其實我是不建議家長給孩子安排比較繁重或者難的家務活的,因為這不僅鍛煉不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反而會讓他產生對“家務”這件事的反感。
我在教育孩子做家務時通常都是在周末或者月末大掃除,讓孩子拿著抹布去擦擦床頭柜、茶幾等等。注意,千萬不要給孩子安排拖地、掃地、擦玻璃這些繁重且高危的家務活。因為10歲前的孩子個頭還不是很高,掃把、拖把等物件很困難戳到自己釀成悲劇。
另外在孩子做家務的時候,一定要在他旁邊一起做,這樣會讓他感覺到你和他是平等的,而不是他自己獨自干,因為他需要在過程中獲得鼓勵和肯定。另一方面,也是要讓孩子明白,收拾屋子這件事是需要自己去做的,沒有人有義務來幫你收拾自己的私人空間。
如果說0到6歲,是對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啟蒙教育,那么6到12歲,是培養(yǎng)孩子如何獨立生活的第一階段。
現(xiàn)實很殘酷,社會競爭越來越低齡化,在12歲前讓孩子接觸獨立生活和學會獨立思考,已經變得刻不容緩,因為孩子后來的性格塑造,就是在這個階段發(fā)展而成的。
我們做家長的,在追求分數(shù)的時候,真的不能忽略孩子的身心教育。僅僅學習好,是不能讓孩子立足于社會的,真正讓孩子成為獨立自主的人,除了過硬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就是堅定的人格。
我們終有一天會離開孩子,不可能一輩子“保護”他,他需要靠自己去面對這個世界的艱難險阻,所以,早一點讓他接受挫折教育,便是早一點讓他“長大”,他終會理解你的良苦用心,然后獨立勇敢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