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我要離婚!”這句話在疫情中,有多少夫妻說過呢?
當然,這句話也不是說著玩玩的,復工后,全國各地的民政局離婚預約都爆滿了。這次的疫情,如同一面婚姻照妖鏡,照射出婚姻里隱藏的各種裂痕。

對于婚姻,不僅處在婚姻中的夫妻很迷茫,站在婚姻墻外的未婚人士也很困惑,到底,婚姻該如何去維護,怎樣才能擁有甜蜜美滿的幸福婚姻?
3月26日晚,為本教研資深心理咨詢師、總經理張鐵彬,為本教研資深心理咨詢師柳春麗老師、為本教研資深心理講師、項目總監(jiān)伍允曄老師通過心理“口罩”共戰(zhàn)疫系列公益課《離婚預約爆滿?我們一起來聊聊婚姻背后的心酸與幸福》和我們一起探討疫情期間的離婚現象,如何維護好良好的婚姻生活、家庭關系。
01
婚姻敗給了雞毛蒜皮
直播中,柳老師分享了一個夫妻離婚的小故事:
西安民政局復工后,一對夫婦離婚了,離婚的導火索源自丈夫的一句話。
封閉在家期間,妻子突然肚子痛,怎么都緩解不了,不得已的情況下她請求丈夫帶她到醫(yī)院看診,丈夫聽到后立馬拒絕:“我才不去呢,我還怕被感染呢!”,然后繼續(xù)躺在沙發(fā)上玩手機。丈夫的話和行為傷透了妻子的心,妻子當場就把丈夫的手機給砸了。
其實,丈夫的這句話只是壓垮這段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疫情期間,妻子停工在家,一直照料好家里的一切,孩子的事情、丈夫的起居一手包辦,但是丈夫呢?放假在家,就躺在沙發(fā)上玩手機,沒有體貼過妻子,幫助妻子分擔家務事,這些煩躁、不滿一點點積郁在妻子的心里,直到肚子痛事件把妻子內心的痛苦一下子引爆,讓妻子決意斷了這段婚姻。其實真正讓這段婚姻毀滅的,不是丈夫當時的那句話,而是這些生活中不經意、不起眼的瑣事。

平時的生活,夫妻雙方僅能在上班前、下班后的零碎時間相處,有時候小小的摩擦是給平靜的生活增添一點點火花。
然而疫情期間,一個又一個14天封閉在家,不能出門不用工作,夫妻雙方過上了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生活,打破了之前的相處平衡和模式,雙方之間的摩擦不斷增加,夫妻間更多的真實一面不斷展現,缺點也在不斷地被放大,一個疫情假期吵完了幾年的架,一個屋子容納大大小小的“爆炸”。
故事里的夫婦真的只有走向離婚的選擇嗎?其實,并不然。
夫妻雙方在婚姻中遇到問題了,首先都要冷靜下來,想清楚:“這件事情值得我去生氣、憤怒嗎?是因為TA的行為、話語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才生氣的嗎?”然后再想:“這種情況在相處中出現了多少次了?是不是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的?”理清雙方之間的矛盾點,一起溝通,把原本放大的矛盾點化小或者解決了,也許結局會變得不一樣。
02
孩子是婚姻的紐帶?
直播中,有網友提出了一個離婚煩惱問題:想離婚,但要不要因為孩子把婚姻堅持到高考后?
很多夫妻,為了讓孩子擁有“完美”的家庭,不惜一直忍耐著一段不和諧的婚姻。這種忍耐,對男性和女性都是一種無形的傷害,女性尤甚。當我們情緒不好,一直處在高壓狀態(tài)時,身體可能會通過另外一種方式把自己一直壓抑的情緒釋放出來。當面和心不和的夫妻為了孩子保存一段“完美”婚姻時,我們不要以為我們偽裝得很好,其實孩子是會注意到的,感受到的。

所以遇到這種困惑時,首先自己要先冷靜下來,給自己一個情緒冷靜期,好好地問一下自己:“你能不能繼續(xù)忍受這段婚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繼續(xù)婚姻;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應該給孩子一個知情權;如果自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嘗試尋求社會的支持。
我們都希望有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希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但是一段不和諧的婚姻真的能營造出一個和諧家庭的氛圍嗎?柳老師在課程中用雙手比了一個模型:爸爸媽媽就像是一個屋頂,當屋頂合完美鑲嵌時,屋頂是結實的,住在屋子里的孩子才會感到安全、快樂;但如果屋頂的其中一方傾斜了,那這個房子就危險了,孩子也會不安。

很多人都說,孩子是婚姻的紐帶。其實應該這么說:夫妻感情鏈接是婚姻中最重要的紐帶,孩子是讓婚姻更穩(wěn)定的紐帶。和諧的夫妻關系是美滿和諧家庭的基石。
婚姻關系的處理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在進入一段婚姻、組建一個家庭后,夫妻雙方都在學習,學習如何當一個好妻子、學習如何當一個負責的丈夫、學習如何更好地經營一個家庭。這個過程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困惑、阻礙,要維護好這一段來之不易的關系,需要互相支撐、互相取暖,攜手跨過各種困難。
幸福的家庭是我們很多人的追求,但棘手的親子問題、繁雜的夫妻關系總是殺我們個措手不及。
你了解你家庭中存在的問題嗎?
你知道應該如何與你的愛人相處,才會更甜蜜美滿嗎?
你了解你的孩子嗎?
解決當中的問題,都有規(guī)律可循

為本名師聯袂授課
帶你21天解碼幸福密匙
建立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