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蛋鬼”喬喬的故事
喬喬(化名),今年4年級,成績一直都是班上最后幾名,因為老是上課不聽講、破壞課堂紀律,而被老師、同學公認為“問題學生”。
近期,喬喬的情緒更是波動得厲害,只要老師或者同學稍微不順他的意思,他就大發(fā)雷霆,摔東西、撕作業(yè)本。
喬喬的媽媽形容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孩子弄得快要得抑郁癥了,每天都擔心他在學校不知道會惹出什么禍來。
我在跟家長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到喬喬在入小學之初就已經(jīng)狀況百出,老師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yī)院做檢查。后來,診斷的結(jié)果是喬喬的智商只有72分,屬于智力水平臨界(70分以下為顯著低于平均水平),在理解、接收等方面都要弱于同齡孩子。
從此,家長和老師只能對孩子的成績“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勉勉強強能跟上也就算了。
在完成家長見面后,孩子的一個興趣愛好引起了我的關(guān)注:家長提到孩子從小就喜歡研究汽車,對汽車的品牌、型號如數(shù)家珍,很多時候家長還沒有反應過來孩子就能說出這是什么型號的車。
“難道孩子在汽車這件事上面,有特殊的異能?”
當我終于見到孩子時,
就明白這一切的問題所在了......
孩子對指令并不是不理解,也不是沒有能力去執(zhí)行,而是孩子幾乎沒有辦法安坐5分鐘以上,總是做一下游戲又看看鐘,一會兒又跑出去,說要坐一下電梯。在告知游戲時間不能離開游戲室后,孩子還是不能夠“控制自己”,老是要弄筆或者玩一下自己的智能手表。原本1個小時的評估,硬生生地做了2個多小時才完成。
在看到這里,很多有經(jīng)驗的老師或者兒童工作者就能意識到,孩子可能不是智力存在問題,而是專注力出了問題。
人的智力水平,會影響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記憶、運用和發(fā)展,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穩(wěn)定、較長時間的專注上。
只有專注在教學者(家長、老師)的眼神、聲音、動作上,孩子才能夠吸收新的知識,做練習題和復習也需要安靜和專注的。
這就是智力正常的喬喬,被“判斷”為智力低下的真正原因。
存在專注力問題的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很容易形成不聽教、做事不考慮結(jié)果、搗蛋鬼的印象,而在與同學、朋友的相處中也較容易出現(xiàn)爭執(zhí)和沖突。
當長期生活在這樣一個
“負面”的環(huán)境里,
孩子內(nèi)心就會形成:
我就是個壞孩子,
我怎么學都學不會的了,
我就是個不受歡迎的搗蛋鬼
......
孩子,最終就真的變成了“壞孩子”。
當我們對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和心理健康狀況沒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時,很容易會出現(xiàn)案例中的“誤判”。因為呈現(xiàn)出同樣問題的孩子,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各式各樣的,簡單以一個診斷“多動癥”、“自閉癥”去了解一個孩子是不足夠的、片面的。
個案中的情況,就是由于對“專注力問題”認識不足,家長、老師、同學等很難做到包容、理解這些被專注力問題困擾的孩子,而處理的方法就只能是簡單粗暴地進行“暴力管教”或者使用藥物去“幫助”孩子安靜下來,家長也因為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而身心俱疲,進而使用各種手段繼續(xù)向孩子“施壓”,有不少的案例就是這么一步步走向負面的深淵。
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孩子的思維模式與大人不同,這是不容質(zhì)疑的。只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才能真正進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而只有從內(nèi)心了解了孩子后才能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
如果你想有效地解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現(xiàn)在還不算晚,為本教研即將開展的《兒童專注力課程》正好給孩子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由為本教研資深兒童專家團隊主導,全程訓練動態(tài)調(diào)整,從根本上改善孩子小動作多、注意力易分散、自信心不足、膽小固執(zhí)等現(xiàn)象。
了解詳細情況請點擊《兒童專注力·感覺統(tǒng)合課程》。